一位从事服装设计的朋友告诉我,薄、露、透是现代时装的一大趋势。笔者认为,在人才市场上,如果说简历是求职者的外衣或者包装的话,我觉得它同样需要薄、露、透。
薄。一些没有经验的求职者总是误认为简历越长越好。一位人事经理告诉我,越是没有学校或专业优势的毕业生简历越长,有的简历几十页甚至上百页,跟一本厚书差不多重。目的当然是为了吸引人事经理的注意,但这种做法往往会走向良好愿望的反面。有人统计过,人事经理平均用1.4分钟处理一份简历,然后用30秒以内的时间决定是否给应聘者下一个机会。一分多钟他怎么能看完你厚厚的简历,你以为在简历中把什么都写得很清楚,会增加录用的机会,可人事经理根本没有时间和耐性一一拜读,到头来,埋没你的不是主考官,而是你自己制作的厚厚简历。薄,才能精,现在人才市场上一页纸简历多起来了,这是简历的返璞归真。以薄取胜,如果你能用一页纸就抓住主考官的心,你的求职就成功了一半。
露。不是暴露,更不是让你拍写真集,而是让你露出真面目,让主考官对你的优缺点一目了然。要做到露,就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包装。现在,人们在招聘会上看到的简历不仅厚得过分,而且包装过头。更有一些简历,藏头露尾,把自己的缺点隐藏,把优点放大,有的甚至虚构成功经历,往简历中灌水。
中央民族大学的一位女大学毕业生,把十几份朴素的简历和成绩单复印件投给了某市公安系统,很快有四五家单位通知她前往面试;还有一位求职者把学生处和教务处的电话附在简历中,提示用人单位如对其简历中的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经历有怀疑,可以打上述电话调查。因为“露”得恰到好处,露出了“诚实、本分、随和”,这两个人都获得了成功。
透。求职者的职场经历和心路历程要讲透。简历中的履历描述不掺水并不等于透。你以前学习和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来新公司应聘的真实意图是否明朗,你从原单位跳槽的原因是否真实,今后想向什么方向发展等等,这些都是用人单位最想要了解的。但是很多求职者往往避而不谈,如果这些情况要等主考官向你提问才和盘托出,那你必须有非常好的硬件,否则,你能否争得面试机会还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些求职者喜欢写一些千篇一律的简历,比如,“给我一个机会,我将给公司一个意外的惊喜”。这样看起来很有说服力,实际上等于白说。成功的求职者往往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用人单位的角度来描述自己加盟以后对双方的好处,这样不仅增加了求职者的诚恳度,也更能引起人事经理的注意。